襄阳:“三走进”激活机关党建“新引擎”-尊龙体育官网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工作交流 >> 文章详情

襄阳:“三走进”激活机关党建“新引擎”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4-12-11 09:55   [收藏] [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打造具有襄阳人大“辨识度”的模范机关,以支部为主体、以党员为对象、以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社会建设观察点为阵地,深入开展“支部走进站点、党员走进代表、服务走进群众”活动,有力促进机关党建与人大业务融合更加紧密、机关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履职更有活力、服务群众更有实效,走出了一条符合党建规律、体现襄阳特点、契合人大实际、助推人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党建工作新路子。

、党支部走进站点,党建与业务融合更加紧密。党支部是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阵地,站点是人大业务工作的基层阵地,把两个阵地有机融合、有效串联,既让支部工作在“接地气”中“冒了热气”,也让人大基层阵地在“活起来”中“有了人气”。一是支部结对“一站两点”。专门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党建工作会议,并邀请市委组织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负责同志参会指导,对支部走进站点等“三走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机关5个党支部分别结合自身实际,从全市549个代表联络站、19个基层立法联系点、6个社会建设观察点中,确定每年度结对共建的1个代表联络站、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和1个社会建设观察点,纳入机关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二是进站进点“一季一晒”。各支部坚持每季度进站进点至少开展1次共建活动,主要以支部主题党日为载体,在完成规定动作基础上,在“实践锻炼”环节中,围绕人大年度立法计划实施、监督工作推进、“代表行动”开展、代表建议办理、民情民意收集和站点自身建设等6个方面共商共议,活动情况实行公开晾晒。三是双向促进“美美与共”。机关5个党支部2024年累计走进站点开展活动21次,收集对《襄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襄阳市沮漳河流域保护条例》等地方立法建议32条,收集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古城保护利用、老旧小区改造等监督工作意见建议65条,收集掌握站点日常运行、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5条,为促进地方立法高质量、人大监督有力有效、人大基层站点建设提质增效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接续开展“全市人大系统运动会”,深入实施“人大机关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常态化开展“人大机关年轻干部话清廉”等活动,全方位提升人大机关党建工作水平,实现以党建引领促进人大业务发展,以业务工作实效检验党建工作质量的“双提升”。

二、党员走进代表,人大代表履职更有活力。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全市现有五级人大代表9206名,是全市人大工作的活力源泉,密切人大机关党员干部与人大代表之间的联系,既促使人大机关党员干部服务保障代表履职更加具体,也让人大代表履职更有活力,使人大工作始终充满勃勃生机。一是依托站点联系代表。机关党员干部依托所在党支部每年结对共建的站点,从“编组进站”的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中,确定1至2名人大代表作为日常联系对象,建立常态长效联系机制,有效改变过去人大机关党员干部联系代表缺少载体、不够经常等实际情况,便于更加直接地了解代表履职动态,提高服务代表履职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聚焦重点联系代表。推动人大机关党员干部联系代表从过去形式上的问候向实质性内容转变,更加注重结合每年度人大工作重点围绕立法意见征集、监督议题搜集、重点调研课题、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办理等重要事项,随时随地听取所联系代表的意见建议,既提高了代表对人大工作的参与度、获得感,也让人大工作触角得到进一步延伸、机关党员干部工作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让过去的“闭门造车”“自弹自唱”有了更多“源头活水”“热度温度”。三是多措并举联系代表。丰富拓展机关党员干部联系代表的形式,既通过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以支部主题党日、专题视察调研、“代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为载体联系代表,也鼓励机关党员干部通过电话、微信、上门走访等形式密切与代表的联系。特别是在今年组织庆祝襄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机关党员干部通过加强与各级人大代表的联系,动员更多代表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其中,不仅收集了大量难得的史料、鲜活的资料,也汇聚起强大合力,最后呈现出的“一次特别展览、一场特别节目、一档代表面对面栏目、一次代表集中活动周、一本纪念书籍”等“五个一”系列活动样样精彩、事事一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三、服务走进群众,为民当家作主更显实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大机关是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机关只有把服务深入到群众中去、走到群众心坎里,才能让“为民作主”真正转变为“由民作主”。一是为民发声。结合“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和深化“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围绕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等方面,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走进党建联系点、乡村振兴联系点等群众一线,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编写16期《民情·民声》专报市委,畅通“民意直通车”,让民意表达渠道直达群众“家门口”,有效推动解决公交车线路优化、幸福食堂管理、高音喇叭噪声污染等现实问题。二是为民解忧。把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到一件件为民履职具体实践中,高质量办好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301件建议;聚焦12345热线“社会保险类诉求大幅上升”有关问题,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医保领域专题调研;紧盯幼有所学、学有所教开展专题视察,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午间托管”落实落地,切实把每一件“民生小事”办成“民主大事”,把“群众呼声”变成“群众掌声”。三是为民而谋。创造性地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坚持每年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项目、监督工作议题,以多种方式邀请群众全程参与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邀请群众列席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民意有人听、民生有人管、民主在身边。

下一步,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继续以“三走进”活动为抓手,推动人大机关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强化、人大工作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人大干部队伍能力不断提升,努力打造一流机关、锻造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襄阳篇章贡献更多人大力量。(黄李昆)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第二党支部走进襄州区程河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开展庆祝襄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对”三走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开展“代表面对面”活动

责任编辑:李靖

网站地图